2025年10月25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2025年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资助计划支持小组——限制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读书小组第六十一期活动以《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为主题进行学习研讨。本次读书会由限制级
鲁杰思政课工作室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限制级
徐礼平教授作为对话教师,限制级
博士生韩藤阁同学主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设置线下分会场,邀请导读同学、对话教师、硕博研究生、本科生在限制级楼208室交流学习。

读书会伊始,限制级
博士生杨佳欣同学在认真研读《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基础上从三个部分对其进行了解读。“回望来路”,回顾了新中国76年在党的领导下,从濒临危亡走向伟大复兴的辉煌历程,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初心;“立足当下”,提及今年党和国家在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新成效,介绍2025年10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及审议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同时阐述“一国两制”、两岸交流政策,以及全球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大倡议;“展望未来”,号召传承历史经验,以奋斗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明确青年在伟大事业中的责任担当。


接着,硕士生俞思颖同学对《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十五五”规划、“四大全球倡议”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成果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总结;最后,解读了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全球治理四大倡议,强调通过这些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和平、发展、安全、治理“四大赤字”。

导读环节结束后,徐礼平教授对两位同学的导读给予高度评价。他充分肯定了两位同学的充分准备和深入理解,可以抓住重要讲话所聚焦的重点问题。之后,徐礼平教授从自身经历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学习体会。首先,徐礼平教授讲到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这一点与我们党政策的联系性和持续性是分不开的。其次,徐礼平教授谈到四大倡议事实上是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体化的过程,对处理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以及世界幸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徐礼平教授从开放的角度切身分析了我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

专家简介

徐礼平,男,1985年10月生,江西南昌人,中共党员,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限制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学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挂职),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思想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专业博士毕业;曾入选贵州省第二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创新人才,荣获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兼任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特约研究员、陕西省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大中小学教材建设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项目10多项,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在《中山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合)著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在PsyCHJournal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思想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SSCI、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图/文:王璐
审核:耿云辉